[原创]复逻辑、三态逻辑和全逻辑的供应链应用初探
何谓复逻辑?
最近学习彭罗斯的复数思想“中毒”很深,也感觉到通常的二态逻辑是实逻辑,应该存在复逻辑,但复逻辑并不是三态逻辑,而是虚实对偶的二态逻辑。
当复数a + bi的a,b 只取 T/F(真/假)时,就是一个复逻辑态。
T*i = vT;vT是虚真
vT*i = F;
F*i = vF;vF是虚假
vF*i = T;
其中:
i = 虚
i^2 = 非
复逻辑态有如下基本态:
实真虚真态:T+vT
实真虚假态:T+vF
实假虚真态:F+vT
实假虚假态:F+vF
复逻辑运算与实逻辑运算比较
以下是实逻辑运算法则:
T 与T = T
T 或T = T
T 与F = F
T 或F = T
F 与F = F
F 或F = F
以下是复逻辑运算法则推导(设“+” 等同于“或”):
与运算:
(T+vT)与(T+vT) = T与T + v(T与T) + v(T与T) +v^2(T与T) = T + vT + vT + F = T + vT
(T+vT)与(T+vF) = T与T + v(T与F) + v(T与T) +v^2(T与F) = T + vF + vT + T = T + vT
(T+vT)与(F+vT) = T与F + v(T与T) + v(T与F) +v^2(T与T) = F + vT + vF + F = F + vT
(T+vT)与(F+vF) = T与F + v(T与F) + v(T与F) +v^2(T与F) = F + vF + vF + F = F + vF
(T+vF)与(T+vF) = T与T + v(T与F) + v(T与F) +v^2(F与F) = T + vF + vF + T = T + vF
(T+vF)与(F+vT) = T与F + v(T与T) + v(F与F) +v^2(F与T) = F + vT + vF + T = T + vT
(T+vF)与(F+vF) = T与F + v(T与F) + v(F与F) +v^2(F与F) = F + vF + vF + T = T + vF
(F+vT)与(F+vT) = F与F + v(F与T) + v(T与F) +v^2(T与T) = F + vF + vF + F = F + vF
(F+vT)与(F+vF) = F与F + v(F与F) + v(T与F) +v^2(T与F) = F + vF + vF + T = T + vF
(F+vF)与(F+vF) = F与F + v(F与F) + v(F与F) +v^2(F与F) = F + vF + vF + T = T + vF
或运算:
(T+vT)或(T+vT) = T或T + v(T或T) + v(T或T) +v^2(T或T) = T + vT + vT + F = T + vT
(T+vT)或(T+vF) = T或T + v(T或F) + v(T或T) +v^2(T或F) = T + vT + vT + F = T + vT
(T+vT)或(F+vT) = T或F + v(T或T) + v(T或F) +v^2(T或T) = T + vT + vT + F = T + vT
(T+vT)或(F+vF) = T或F + v(T或F) + v(T或F) +v^2(T或F) = T + vT + vT + F = T + vT
(T+vF)或(T+vF) = T或T + v(T或F) + v(T或F) +v^2(F或F) = T + vT + vT + T = T + vT
(T+vF)或(F+vT) = T或F + v(T或T) + v(F或F) +v^2(F或T) = T + vT + vF + F = T + vT
(T+vF)或(F+vF) = T或F + v(T或F) + v(F或F) +v^2(F或F) = T + vT + vF + T = T + vT
(F+vT)或(F+vT) = F或F + v(F或T) + v(T或F) +v^2(T或T) = F + vT + vT + F = F + vT
(F+vT)或(F+vF) = F或F + v(F或F) + v(T或F) +v^2(T或F) = F + vF + vT + T = T + vT
(F+vF)或(F+vF) = F或F + v(F或F) + v(F或F) +v^2(F或F) = F + vF + vF + T = T + vF
非运算
非(T+vT) = F + vF
非(T+vF) = F + vT
非(F+vT) = T + vF
非(F+vF) = T + vT
可见,复逻辑也是成群的。
个中供应链含义,已现端倪,更深意义,有待发掘。
何谓三态逻辑?
假、空、真,记为:F,E,T。
空,表示可真可假,或真或假态。
基本与,非,或运算如下:
与运算:
假 与 假 = 假 : F∩F = F
假 与 空 = 空 : F∩E = E
假 与 真 = 假 : F∩T = F
真 与 假 = 假 : T∩F = F
真 与 空 = 空 : T∩E = E
真 与 真 = 真 : T∩T = T
空 与 空 = 空 : E∩E = E
非运算:
非 假 = 真 : ~F = T
非 空 = 空 : ~E = E
非 真 = 假 : ~T = F
或运算:
假 或 假 = 假 : F∪F = F
假 或 空 = 假 : F∪E = F
假 或 真 = 真 : F∪T = T
真 或 假 = 真 : T∪F = T
真 或 空 = 真 : T∪E = T
真 或 真 = 真 : T∪T = T
空 或 空 = 空 : E∪E = E
当然,复逻辑也可以是三态的。
三态的虚实逻辑,或许是全逻辑了。
全逻辑是什么情况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ERP技术 CRM
评论
这里谈到的逻辑,还都只是一维的逻辑。
如果考虑逻辑的空间立体性,可以有:
二维全逻辑、三维全逻辑,...,n维全逻辑。
有人说,三维全逻辑运算可能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就像现在的计算机,最基本的运算,只是1维的实逻辑计算。
发布者 babituo
2010/10/27 10:16:24
发布者 babituo
2010/10/27 10:22:36
发布者 张西振
2010/10/28 11:33:04
发布者 主机
2010/10/29 10:54:54
复三态逻辑计算引擎程序编写完毕,图为最简单的复三态逻辑计算器测试程序界面。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04:33
如果一个复逻辑态,表示某种产品的技术和产品市场的供求状态。那么,两个这样的状态进行三种逻辑运算表示什么含义呢?
与:在实逻辑上,“与逻辑运算”的含义是:对结果状态而言,出现结果状态的充分条件是输入的2个条件同时出现。
或:在实逻辑上,“或逻辑运算”的含义是:对结果状态而言,出现结果状态的必要条件是输入的2个条件中只要有1个出现。
非:在实逻辑上,“非逻辑运算”的含义是:对结果状态而言,出现结果状态唯一条件是给如结果状态的反状态。
这样的语义,用在产品虚实供需状态上,能找到对应的含义吗?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14:00
真 与 真 = 真
真 与 假 = 假
假 与 假 = 假
其实,这个逻辑只能适应0与1的逻辑。
可是,0在三态逻辑中表示“空”,并不表示“假”。
这说明,可能需要改变对布尔逻辑的“假”的含义了:
如果要把布尔逻辑理解为是三态逻辑的特例,那么,布尔逻辑的假,应该对应三态逻辑的“空”。
在三态逻辑下的二态逻辑特例,应该是:
真 与 真 = 真
真 与 空 = 空
空 与 空 = 空
这里,“空”对应布尔逻辑中的“假”。
前文,没有进行这个概念转换,逻辑含义是错误的。
这样,在三态逻辑中,才能将“假”对应到“真”1的反面:-1。
同时建立对称的布尔反逻辑:
假 与 假 = 假
假 与 空 = 空
空 与 空 = 空
这样,才符合楼上说的与运算的语义。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28:23
在三态逻辑中,1为真,-1为假。
那么,真 与 假 就类似于 1X(-1) = -1.
也就是:真 与 假 = 假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42:28
如果上述类比语义要坚持的话:假与假就应该为真。但实际是“假”。需要反思。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45:44
所以,正态的有和负态的有相与,得负态的有,是三态逻辑中的正反态相与运算,与正零态与运算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存在矛盾。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54:41
而负态的有与自身,应该得到正态的有,
也就是:假 与 假 = 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三态逻辑中的假,已经不是2态逻辑中的假了,二态逻辑中的假,已经明换为三态逻辑中的空了。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58:59
不需要改变。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6:59:58
真 与 真 = 真=》1 X 1 = 1
真 与 空 = 空=》1 X 0 = 0
空 与 空 = 空=》0 X 0 = 0
假 与 真 = 假=》-1 X 1 = -1
假 与 假 = 真=》-1 X (-1) = 1
假 与 空 = 空=》-1 X 0 = 0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7:05:28
真 或 真 = 真=》1 + 1 = 2, >0, =1
真 或 空 = 真=》1 + 0 = 1
空 或 空 = 空=》0 + 0 = 0
假 或 真 = 空=》-1 + 1 = 0
假 或 假 = 假=》-1 + (-1) = -2,<0,=-1
假 或 空 = 假=》-1 + 0 = -1
非运算对应取反:
非 真 = 假 =》-1 = -1
非 假 = 真 =》-(-1) = 1
非 空 = 空 =》-(0) = 0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7:12:31
如果二态的假对应三态的空,应该是:
非 真 = 空
非 空 = 真
保持这个关系,三态下的非运算应该是:
非 真 = 是空 或 是假
非 空 = 是真 或 是假
非 假 = 是空 或 是真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7:24:19
需要重解。
但复二态逻辑应该没有问题。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1 17:27:59
解决如下:
发现:三态逻辑和二态逻辑可以兼容了。需要引入正非和负非的概念。
罗列如下:
与:
真 与 假 = 假
真 与 空 = 空
真 与 真 = 真
假 与 假 = 假
假 与 空 = 空
空 与 空 = 空
或:
真 或 空 = 真
真 或 假 = 空
真 或 真 = 真
假 或 空 = 假
假 或 假 = 假
空 或 空 = 空
正非:
正非 真 = 空
正非 空 = 真
正非 假 = 真
负非:
负非 真 = 假
负非 空 = 假
负非 假 = 空
对应可以发明正负数字逻辑电路,或交流数字逻辑电路(注意:不是三态门电路)
发布者 babituo
2010/11/2 10:27:11
发布者 zengmoxi
2010/11/2 2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