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审职业漫谈 笔者当年第一天到公司报到时部门的名字就是财务审计部,但可惜完全是财务的职能,审计只是个陪衬.真正第一次接触到内审是数年后加入到另一家外企才了解到的.那时自己也对内审感到神秘.亚太区的审计部门,派来几个人,独立工作一段时间,然后要各种资料或者问些问题.反正感觉管理层有些紧张.再后来自己也接触的多起来,直到如今全职负责内审.这里我们简单讨论几个和内审人十分相关的问题:职业成长,工作中的困惑,内审职业价值等. 职业成长路径 内审人员的来源无非是内部或外聘.内部成长大体经过审计助理,项目负责人,审计经理,审计总监,首席审计官,审计委员会成员或主席等这样的过程.职责和职位……
|
IPO之后的日子如何过? IPO在我看来就是卖儿卖女去借钱。除此之外当然你可以说促进了公司治理,加强了公司知名度等等。你可以说上一整天的好处。为什么DELL私有化?为什么华为不上市?不差钱! 目前很多企业排队IPO,个人觉得就像一场欢宴,监管者,律师行,会计师,大股东,劵商无不欣喜若狂,唯一的是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究竟有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股市有风险,对的!但信息不队称的罪恶根源有没有得到遏制呢?谁能保证呢?资本唯一的天性就是贪婪的嗜血! 对我来说我是不相信任何一家公司的财报,除非我自己问过对方的财务和业务部门。如果他们没有倾家荡产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那你还是小…… 您认为财务转型的前提是什么? 财务管理:转型与变革http://news.esnai.com/33/2014/0516/102128.shtml 财务转型重塑CFO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http://news.esnai.com/33/2014/0517/102154.shtml 近期国内财务媒体对财务转型的鼓动可谓喋喋不休,但财务转型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你说转型就转型了。总要有些前提,财务转型不能搞运动。在没有高清必要的前提之前,光脚跑步搞财务转型就有些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从财务人员自身的角度去看,财务转型的前提究竟是什么?如何去在解决好这些前提条件的情况下…… 财务转型的框架 财务管理:转型与变革http://news.esnai.com/33/2014/0516/102128.shtml 财务转型重塑CFO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http://news.esnai.com/33/2014/0517/102154.shtml 近期国内财务媒体对财务转型的鼓动可谓喋喋不休,但财务转型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你说转型就转型了。总要有些前提,财务转型不能搞运动。在没有高清必要的前提之前,光脚跑步搞财务转型就有些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多以就想看看财务转型的框架模型。 首先,财务转型的目的是什么?往哪转?转型就是让财务从战略的角度支持组…… 业绩压力下的财务管理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的加剧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业绩的增长和股东对现金红利的诉求,使得管理层更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这样压力的中心,财务部门更是雪上加霜,腹背受敌,备受煎熬。甚至有一句话,看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财务部门比较忙业务肯定不好。如果财务部门压力不大,生意就会很好。这有些靠谱。在这样的艰难的困局中,财务究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帮助管理层战胜经营的困局?如何帮助各利益方平衡利益诉求都变得十分棘手。个人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1.支持增长。这是在困局中的希望。增长是第一的。没有增长就没有任何希望。财务部门就要用数据帮助业务部门寻找增长的机会。及时调…… 做好CFO就这么几招 1.业务系统化.核算必须系统化.EXCEL满天飞最终是死无葬身之地 .现代的企业必须要对不确定性进行快速及时的反映和应对,你还手工帐不是自寻死路是干啥?CFO必须致力于企业应用的推广和深化.让系统成为你的坚强后盾. 2.团队职业化.没有团队,总监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我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但现实的窘境就是部门政治化大于团队化.小部门小集团弄得部门文化乌烟瘴气.一个不会带团队或者没有团队的CFO最终也是不得善终.待团队是CFO的核心工作之一.打仗没有诸兵种的协作,司令只能束手就擒. 3.管理人性化.可惜很多人的修养和能力不够,也只能甘愿充当坏典型的角色.一个极端的例子就…… 费用管理-效率为先 企业的费用也可以看做一种投资,这种投资零散而繁多,管理也不是十分的有效。其实费用的管理不仅仅在于控制而更应着眼于效率。就像钓鱼下窝子一样,不能因为你没钓到鱼就认为浪费了鱼饵,这就有些因噎废食的味道! 费用的效率管理集中于几个方面:1.关注收益和结果对于费用的开支要集中于开支的目的和结果。就是这项费用是不是能给企业带来效率的提高或者收益的提升。比如一顿招待费,吃完饭喝完酒就要思考,这张账单究竟能有多少的未来收益或业务拓展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费用开支就需要事前的控制,及时控制不必要的费用。2.作业预算法一事一议对于费用需要就事论事,至少知道要干那些事…… 小议付款申请单 偶尔听朋友讲的一件付款申请的小事.付款申请单就是一个小小的用来申请付款的单子.可却引出许多事情来. 1.样式现任的FD对上任设计的格式不满意,字体太小,内容太多.改了很多次他依然不满意,还在继续改.FD忙的也顾不上.2.适用范围这个颇有点纠结.有订单的直接材料是不用付款申请单的.后来大部分的间接采购也用了系统按理有了订单号也应该不用的.但FD觉得不爽,还是觉得签字比较靠谱.至今未定.预付或借款当然还是需要的.FD不做决定,操作起来解无法清晰执行. 楼主听完觉得很有意思,就提议如下:1.所有有订单的PO无需在使用付款申请单,但订单审批需要提供支持文件…… 内审为什么要强势? 先看几个笔者身边的例子: 国企内审科长:去年同学聚会,毕业17年后重聚首当年一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如今已经不惑之年.期间在南京的一个同学在国企做内审,一直做了17年.碰巧我也做内审,聊得就多些.他说自己有CPA,有IIA,目前是个科长,也就等着退休了.尽管还有20年.他说职业很难再发展,没有什么机会.没事也就是打打牌,他的惯蛋技术实在让我们汗颜:算牌极准.他说工作没事干,也就打牌打发时间.生活也还过得去. 民企内审副总有机会参加一个内审的公开课程,邻座是一位民企的内控副总,她是大股东的妹妹也持有股份.感觉有内控的民企还是不多的.她言谈…… 什么是外企财务? 外企财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为之一说,略作总结. 1. 核算精细化 细致入微,从帐户的设置可以略见一斑.成百上千的科目,眼花缭乱,不乱怎么能把各路人马弄糊涂呢? 一方面搞清科目结构和组织架构以及企业的业务模式,大体就能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了.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吗. 2. GAAP多元化 US GAAP,IFRS,FRS,CAS以及其他地方的会计准则多如牛毛,汗牛充栋.其实用到的也还真不是很多.谁轻易就成了GAAP专家呢? 用到那,学到那才是正途.GAAP有时候也不是很GA的. 3. 报告牛毛化 细致入微,多维度,多角度,横看竖看斜看,这都是一些常规的…… 从几个案例看内控偶尔听说几个很有意思的案例:1.采购部门遭投诉.一个例离职员工成了供应商,年采购额愈千万.投诉称价格偏高有利益输送嫌疑.2.关联定价虚高,直接报废固定资产冲抵,但资产并未处置.3.月末某名奇妙退订单减少存货,下月初再收进.财务发邮件质询,无人回复.4.总部内审人员吃喝玩乐,肆无忌惮.就想起了那句名言"XX要管XX",纯属扯淡!面临利益诱惑或者业绩压力的时候,通常内控的底线就受到直接的威胁和挑战,甚至践踏.这就是内控的现实,更不要说主动的舞弊和蓄谋的行径.所以内控的核心是对其他利益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通常其他利益方参与的越多,内控越有效.当然这回增加管理的成…… Glob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inciples 全球管理会计准则 由AICPA和CIMA共同起草的Glob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inciples 咨询稿已经颁布,咨询截至到今年5月10号.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 推荐以下文章:良好的企业治理是推进管理会计的前提 http://blog.vsharing.com/WCCM/A1741808.html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http://blog.vsharing.com/WCCM/A1729940.html中国管理会计:Pull or Push? …… 迎接第140万个点击 有时候也奇怪自己能坚持这么久,大概为了梦想,为了专业的梦想:做一名好会计。我不知道还要追寻多久,也许会一直在路上......但我很感谢那些过往的雇主,感谢那些过往的老板,大概是我对专业的关注而忽视了一些非技术的技巧。毕竟人不会总年轻,也不会总气盛。经历了,学习了,平淡了,包容了,也许你就慢慢了解了自己吧?140万人次点击,这是对我一种无形的鞭策和激励。分享自己学习《EXCEL图表之道:如何制作专业有效的商务图表》的练习文件,大家随便参考一下吧。也推荐购买阅读刘万祥老师的这本书。 良好的企业治理是推进管理会计i的前提 近期会计视野连篇累牍的引用中国会计报很多关于中国管理会计的文章,可谓雷声滚滚,似乎10年之后中国就成了管理会计大国。 管理会计工具使企业财务更加精细化, 管理会计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在中国推进管理会计没错,但不是你推动了大家就动起来了。就像你说妓女不要卖淫了,东莞就太平了,这里有一个主动和被动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会计不是会计本身的问题,其核心是企业治理.就目前来看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基本的企业治理。近期中石油,铁路系统等出现的高层集体腐败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没有企业治理的情况下,管理会计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 1. 良好的企业治理促进基于业……
漫谈内控 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聊起内控来,侃侃而谈,事后觉得可以记下来,以便日后整理思路。 1.内控自动自发-做个好人还是坏人;2.最高管理层的定调;3.组织的文化;4.内控的需求与供给;5.宏观环境和业绩压力;6.行为文化和道德底线;7.财务是否是天然的内控人选;8.内控的定位,独立性和专业性;9.内控的价值体现,影响力和角色定位;10.业务部门的内控以及舞弊;11.全员内控;12.不同性质企业的内控(SOX,coso等)以及运作模式;13.内控人员的职业发展及方向;14.内控人员的组成-财务比较单一和孤独;15.保持高水准的道德标准-圣人,俗人还是罪犯;16.提升内控价值…… 仅列出标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