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新任市委书记最近干出了两件挺轰动的事:一是公布中层以上官员的号码;二是勒令一会场打瞌睡官员辞职. 这两件事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赞毁不一,但如果从管理角度讲,是明显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作为,现代管理理念讲究法制(制度),授权和各负其责. 仇和显然是在越级发号施令,置整个中层如无人,完全以一己之力来强推自己认为正确的政令. 市委书记本质上非政府官员,政府官员的任命应该由市长或市人大决定,仇和作为书记有建议权,但并没有直接的任免权,由此可见国内官场并无所谓的秩序,完全在凭官员的个人好恶行事,这是很危险的举动. 有人指出美国副总统也有在开会打瞌睡的时候,也有重要官员在开人大或其他什么会议的时候打瞌睡,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打瞌睡的原因很多,可能也包括会议过长、缺乏主题等各种因素。 官员的某个观点就一定正确?就一定符合法律?恐怕不是,官员如果要执行个人的执政理念,那么就应该走把施政理念变成市政政…… 中国去年用地空导弹击毁了一枚运行在850km太空的报废卫星,美国近日发射海空导弹,也成功击毁了一枚在240km的报废卫星,两者相比,打成平手. 有评论家仔细比较了各方优势,美国的机动性占优,但射程不及中国,当然美国也有远射程的导弹. 在太空技术上,中国进步神速,但美国仍保有优势地位,今年中国即将发射神舟7号飞船,实现载人外空行走,这样就与美俄的技术距离大大缩短,考虑到中国是独立发展航天技术,所以在技术体系上,有后发优势. 美国对中国的航天技术当然是耿耿如怀的,这也是中国威胁论的核心所在,作为一个大国,有独立的克敌技术无疑是相当的重要,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实在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中美的关键战略技术差距也许不如凡人说的那么大,打卫星是这个问题上的一个测试,美国实际上也是告诉中国,你能打下来,我也能打下来,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在不会在太空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出来,确保互相摧毁的战略仍然是最大的安全…… 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 1、大多有分支机构,且分布于世界或全国各地,比如中石油国际国内的分支机构数以百计,信息的传输和同步很重要。 2、大多有多种业务存在,可能涉及多个行业,这些行业有可能横向毫不相干,也可能是上下游关联,比如中石油有开采、炼制、成品油及石化产品、加油站、投资和酒店等有纵向和横向产业,业务庞杂。 3、人员众多,成千上万,存在多种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薪筹福利保险各不相同。 4、部门层级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关系复杂,层级有时多达4到5级。 因此,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那么如何进行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呢?信息分类处理应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信息的流动范围各不相同,对于全局性的信息应该作为重点关注。其实可以把企业的信息分成三类: 1、事务类:主要是部门内和部门之间的非结构化信息交流,如任务的分派,政策的发布,收发,反馈,员工之间的交流等……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一套ERP系统来管理本公司的业务和事务,但实际上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一个企业是否上ERP系统,跟他的业务繁忙程度和管理需要是相适应的,只有当企业迫切感到人手不如电脑的时候,他才有上ERP系统的强烈愿望,但上ERP系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做一定的准备,这样才会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系统. 很多企业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随着选型的深入,就越来越感到无可适从,因为每个ERP软件都有其特点,看的多了,难免眼花缭乱,不好确定. 那选型前有那些准备工作要做呢? 如果已有系统在用,换ERP的目的在于使应用更深入和数据更集中,那么就要列出在用软件的优点、缺点和需要扩展的功能;如果之前没有系统在用,那么就需要把主要的业务流程梳理出来,找出使用ERP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具体来说,选型前必须准备好下面两类问题: 1、列出主要业务流程,如销售、采购,库存,生产,财务,人事等主…… 雪灾随着天气转好,终于即将结束,但雪灾后的问责,恐怕刚刚开始,可以想见有多少高官大佬睡不着觉,正惶惶不可终日呢? 下月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会议,本月各省地正相继召开地方人大会议,问责的问题,毫无疑问会有人提出来. 今日有广州地区人大代表公开宣称,铁道部要换人,这只是开始. 铁道部换人估计是铁板钉钉的事,多少年来,每逢年节,铁道部是最不堪重负的部门,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不多修铁路,多搞大众化的机车,而不是把主要的资源投入所谓的几条高速铁路. 铁道系统独立运营的电站,电讯设施在市场化的口号下,以节省运营成本为名,相继取消或转给地方了,终于酿成这次京广铁路长时间中断的重大事故,这种做法,如果没有人负责,今后这样的事故还会发生. 电力部门肯定也是问责对象,为什么主干网那么脆弱?除了设计标准之外,已经有人提出,是不是施工有问题,材质不合格,不然为什么老的线路倒塌现象反不如新线路严重,另外也有人质疑,为什么有成熟的…… 最近有报道说,美国一枚失效间谍卫星即将坠落地球,美军将首次试用导弹摧毁。 问题是能成功摧毁吗? 据说这颗失效间谍卫星发射后就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成为一颗孤星,这就意味着这颗卫星的信号发射装置出现故障,无法向地面发送信号,因此也就无法报告自己的方位,地面也无法知道这颗卫星的空间位置。 与中国早前用地空导弹击毁退役卫星的状况不同,那颗卫星并未完全失效,还能够与地面保持通畅联系,因此高精度导弹可以击毁它,由此建立了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声誉(据说是世界首例用地空导弹击落卫星的事实),同时也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核心依据,因为由此可以推论,任何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如果对中国有敌意,那么中国随时有将其击毁的能力,这也是美国念念不忘此事的原因。 失去通讯能力的卫星,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太空陨石,追踪其轨迹有相当的难度,它也不象星体,有固定的轨道,可以用太空望远镜观测,实际上,在它跌入大气层之前,是无法追踪其轨迹的。 因此,美…… 厨房版ERP是业界广为流传的 ERP理论的通俗解释,基本的意思是说主妇正准备晚餐,后来儿子说要带朋友回家吃,要老妈多准备点饭菜,再后来女儿也说要带朋友回家吃饭,这样不同的需求,导致主妇手忙脚乱的.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ERP实施和使用过程中,计划不如变化快的道理. 这种现象也是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每天必须面对的状态,其中的窘境,实在令人烦恼. 然而,如果用时间链方法来计划,就可以使事情变得比较可控,那么怎样用时间链来使事情变得可控呢? 1、先确定任务的需求时间和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可以倒推) 比如按惯例,家里晚餐7点开始,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这个规则,正常情况下,主妇在5点检查餐料是否齐全,不齐的话,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补齐,假设准备晚餐须1小时,那么6点前,餐料需要准备好。 2、确定任务量和材料  ……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最近有一本新书上市,书名是《蓝海大溃败》,于是买回来仔细看了看,书中给出了很多实施蓝海战略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其中赫然有三星、TCL这样的知名公司。 记得两年前,一本《蓝海战略》风行全球,管理者莫不一睹为快,这本书也一直高居管理类书刊排行板前列,我手中正好也有此书。 两本书我都看了,看《蓝海大溃败》一书,就肯定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即《蓝海战略》不一定对。 因此,对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要与流行管理理论保持距离,否则就可能被误导。个人被误导是小事,不过损失一点阅读时间,如果一个大公司被误导,就可能导致破产或大伤元气的结局,而这种结局对于当时极力推行新管理理念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流行的不一定对,先进的也不一定对。 其实仔细想想,真的存在那么一片未被人发现的蓝海吗?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都有人从事着各种工作,一个外行去侵入另外一个据说未被开发的领域(其实也一直有人耕耘),真的就…… 这两天有消息说,微软出资446亿美圆收购雅虎。 这件事对微软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在搜索领域与google形成正面对撼之势,二是借雅虎之道谋阿里巴巴。 第一点暂不说,说第二点。 阿里巴巴早几年入股雅虎,雅虎也入股阿里巴巴,从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招股书上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股东结构相当复杂,马云作为创始人,其股本不到阿里巴巴总股本的10%,也就是说,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有限。 微软出巨资收购雅虎,其本意是为了阿里巴巴,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已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B2C和C2C也在急剧扩张中,阿里软件也发展迅速,这样赢利模式清晰的 互联网公司正是微软未来的劲敌,因此微软作出此项收购当在意料之中。 这项收购对于阿里巴巴的股东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交的可能性很大,从之前阿里巴巴爆出的管理层大变动的消息看,阿里巴巴也似乎为被收购作好了准备,关键性的位置已经腾出或作了过渡性安排。 一旦收购成功,微软一统国内互联网和软件应…… 今年雪倍儿大,动不动就来一场暴雪,有网友雪瘾大发,做雪人数个. 一个很久没吃肉的网友先做了一头猪:  喜欢喝酒的,整了一个醉酒的:  小妹妹喜欢这样的雪人:  爱玩耍的妹妹喜欢这样的:  爱财的一刻也忘不了带点钞票:  …… 最近的雪灾,从海陆空三个方向,切断了湖南与外界的交通,使湖南陷于孤立。高速公路由于冰封,无法通行,高速公路网严重阻塞;电力网由于输电线结冰,线路失压,造成大面积停电,电网崩溃;电网崩溃的结果是电力机车无法在铁路上运行,造成铁路网的严重阻塞。原以为航空路线有一线希望,但无奈机场也结冰,造成南方大部分机场关闭,使航空网严重阻塞。 老天爷实在伟大,以他的无边能力,终于制造了这场网络大堵塞,从目前的情形看,人类专家学者官员的智慧是远远无法跟自然的智慧相比的,原以为先进的技术可以为一直为人类服务,但一旦条件失去,这一点就把人类有限的能力打回原形。 好在这不是战争年代,不然这些自然武器将使中国人变成待宰羔羊,无能为力。 不要以为敌人没有气候武器,谁知道呢,所以为最后的生存便利,一定要保留低技术的逃生通道。 如果火车不是全部改用电力机车,那么铁路就不会完全堵塞,如果机场配备有高效的除雪设施,机场就不会关闭,如果…… 企业实施ERP软件,成功与否,软件本身和数据是否齐备是关键点,是基础. 对于数据,本人并不认为那只是单调的数据,而是管理的反映, 企业管理的状况,完全是通过企业数据来表达的,管理的好坏,通过数据就可以看到. 比如实施时经常遇到的数据问题之一是一物多名,或多物一名,帐实不符,这反映什么问题呢?说明企业缺乏 物料管理制度,或者有,但没有认真的执行,如果有这个制度,并且有专人监管,这样的问题是可以即时解决的,也有的企业确实有这个制度,但没有细化到如何规范物料怎么命名,怎么完整地表达一个物料的属性,这样,就可以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来跟进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规范. 很多人冀望于BPR来加强企业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绩效,但这种泛泛的BPR,其实用途有限,因为它涉及不到事情的细节,所以有效性值得怀疑,任何有效的管理措施,一定是针对具体事务的。比如对物料的管理,你可以说怎样的流程最有效,但流程如何用数据…… 最近看王甲佳先生的博文,对他提出的时间链和能力单元概念相当认同,并认为是计划管理中最具理论性的提法. 时间链是以时间作为活动的主轴,来主导活动的进程,任何活动都由小段的时间构成,全部活动则构成一个时间链. 时间链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单向性(矢量),任何小段的时间都是向前的,那么时间链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时间链是整体前移的,所以计划时若不是时间链整体前移,将导致时间链的断裂,从而造成计划失败. 以时间链为主导,将对以前提前期的概念作出重大修正,即并不存在某个确定的提前期,因此提前期在时间链计划中没有特别的含义,例如某个订单必须在某段时间内完成,企业要做的话,不是按以前的提前期来计划,因为按提前期来做,可能达不到要求.在时间链计划中,企业必须从策略上做出改变,以满足时间链节点时间的要求,这样的策略包括拒绝超出自己能力的订单,大量调用外部资源,总之,为了满足时间链的要求,企业可以用一切手段保证时间链的…… 美国因次按问题惹上大麻烦,经济衰退愈演愈烈,全球顿时风声鹤厉,各大股市热烈表演跳水秀,迄今无止跌迹象。 对中国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经过多年的外向型发展,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国,大量的商品以出口为导向,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贸出口企业为求自保,必然提价,或者干脆停业,否则越做越亏,这样必然造成买入国(如美国)物价大幅度上升,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所以美元贬值是美国通胀的必然结果。 中国自身的通货膨胀也日益升高,所以中央已有政策说不准食品类物资出口,这是正确的,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供应跟不上需求,以前都价廉物美地给外国人消费了,现在的确应该先保证自己的供应。 禁止粮食类产品出口,实际上背后是严重的粮食问题,以前也是这么多人,吃这么多东西,源源不断的,现在为何突然涨价呢,其实就是粮食供应不足,虽然出口了一部分,但绝大部分还是国内消费了,这样的局面,已经说明粮食生产出现了问题,猪肉涨价,也是…… 2008年至今,不过20天,但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事却很多,并因此改写结果,互联网尤如照进屋里的阳光,感觉很温暖. 以前县长可能是一方土皇帝,托互联网的福,估计以后县长不敢随便派公安去北京抓记者了,也不敢随便撤一个问县长大人批字要钱的中学校长的职了,至于短信的事,县长也只能是人家爱发就让他发吧,不然逮人不着,反倒惹一身麻烦,万一把萝卜泥巴之类的事翻出来就不合算了. 银行把ATM机升级成金融机构了,网上哗然,既然是金融机构,你自己搞错,反而倒打一耙,要把人关上一辈子,真是无天理啊,银行的规则不是离开柜台,概不负责吗?托互联网的福,许霆那小子可以不用坐一辈子监了,这是肯定的. 春运的火车把女大学生轧成两截了,惨啦,今天有下文说车站站长下台,另陪人命多少多少元,要是没有互联网,有这么快?悬! 毛大爷在的时候,发明了大字报,让平民百姓有话说,官员不敢乱动,专家不敢胡诌,后来禁了,。。。。,有多少事可以重来,没…… 仅列出标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