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丰田生产模式及时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提问:丰田生产模式及时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 “及时化”
丰田生产系统(TPS)的2大支柱⒈三及时(JIT)⒉自働化。
什么是三及时?大野耐一在著作《丰田生产方式》指出[1] “所谓三及对就是在通过流水作业组装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能不多不少正好送到生产线旁。”与 “三及时——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按需要的数量供给下一道工序”。
那大野耐一如何实践三及时呢?「我想,"后一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刻去前一道工序领取正好需要的能一部分工件"是不是可以呢?这样,“前一道工序只生产被领取的那部分工件就可以了。” 只要明确表示:"某种东西需要多少",就可以作为衔接许多道工序的手段。」
落地三及时的策略
用图表 1来理解大野耐一落地三及时的想法。在装配线上投放第⑩号车并预计在装配线⑥号位置装配右车门,为此,需要计算右车门的生产提前期确定右车门的投放时间,在逻辑上,这个推导没有问题,可是,现实上存在波动或墨菲让这个想法无法简单落地,那要怎么办?①设置时间缓冲(会以在制品的形式表现),化解波动的冲击;②采取预防措施、移除波动。要如何选择实施策略?
门田安弘在丰田生产系统提供一个TPS的目标与先决条件路径图,如图表 2所示。从这个路径图,可以理解到,要做到三及时(及时化生产)是不容易的,有许多待被满足的前提条件,三及时,要等。也注意到,三及时的前提是“生产的平准化”。如果,不采取平准化生产同时选择①设置时间缓冲,化解波动的冲击,是否可以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落地三及时呢?
配置时间缓冲
参见图表 3,如果右车门的生产过程以往会发生3小时的停线,即,因为停线,下工序不能在对的时间取得对的数量的产品——因为受到波动(墨菲)的冲击,三及时失败!
要如何在现实的波动下设置时间缓冲,化解波动的冲击,成功落地三及时呢?对,至少在目前的生产提前期加上3小时作为时间缓冲,即有3小时的在制品存货,保护万一发生3小时停线可以不中断汽车的装配计划。在3小时恢复生产后,在补充达3小时存货后就不再生产,即限制在制品的上限并采取耗用一个右车门补充一个右车门,例如,的补货策略。
轻松实施顺序拉动
如果了解时间缓冲的想法,应该可以部署图表 4的顺序拉动系统,在每一工序间设置时间缓冲(在制品存货数量)及补货的机制,化解波动(墨菲)的冲击,落地落地三及时——“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按需要的数量供给下一道工序”。
成功部署、实施顺序拉动后,要做的是,降低波动(预防墨菲),减少时间缓冲(在制品存货)的需求,缩短提前期、降低成本。
回到提问,能了解及时化的原则是什么吗?
延伸,要如何做到准时交付(顾客要的三及时)?除了在这里提及的配置时间缓冲(限制在制品上限)外,还需要需要考虑什么?考虑满足顾客的交付提前期、不超负荷接单与齐套?
[1] 《丰田生产方式》大野耐一,北京出版社,1979,第一章 从需求出发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TPS 三及时 JIT 缓冲 顺序拉动
评论
发布者 郭学荣
2017/12/6 20:24:24
发布者 极普TOC
2017/12/6 20: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