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的几个定义和释义(负面管理之二)
关于负面的几个定义和释义
为了方便,下面先对企业负面事件、企业负面信息和企业负面管理分别做一个描述性自定义及释义。
(1) 企业负面事件
企业活动过程中不符合管理要求的事件,称为“企业负面事件”。它的反面我们可以称为正面事件,也即符合要求的事件。
在实例中,即便是一个正常的业务,其本身也可能是负面事件。譬如:采购退货。它是一个很常见的业务,但退货的原因,一般不会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把每一次的“采购退货”业务,视作一个“负面事件”也有其合理性。另外,对“不符合管理要求的事件”的界定,有时也并不一定是一种对企业工作已经造成伤害的事件,而是一种状态或现象。譬如,预警中的某些现象:假定离规定到货期还有2天就需要注意,等等。我们把这种可能对企业工作带来伤害的“状态”或“现象”,也定义为“负面事件”。
注意:在实际界定“负面事件”时,企业会有自己的尺度。至少它们是值得“被关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所指的“负面事件”,不仅仅是那些有着统计意义的“负面事件”,而是带有必须及时知晓并需要处理属性的事件!
(2) 企业负面信息
用于表达“企业负面事件”的数据(特征值),称为“企业负面信息”。
企业负面信息应该是针对“企业负面事件”而言的。具体来说,企业负面信息是用来表示“企业负面事件”的特征值。
譬如:未被当事人关注的“采购退货”里的“关注状态”;离规定到货期小于等于2的日期等。
注意:负面事件是必须有“正面事件”作为“参照物”的。因此,负面信息同样必须有“正面事件信息”作为“参照物”。笼统地说,企业的工作(管理)要求是先行标准。
(3) 企业负面管理
对企业负面事件的界定、企业负面信息的采集和企业负面事件的处理等的总和称为“企业负面管理”。
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负面事件的界定里,需要“正面事件”做支撑。因此,企业负面管理不只是一个针对负面事件进行处理的工作,而是在企业的整个管理中,从负面事件入手,处理负面事件,从而完成(或调整)整个管理。也就是说,企业负面管理既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说辞,更不是一个颠覆性的管理理念。它在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时,用“排除法”,排除了那些没有出问题的关键地方,而提示出问题的地方。很多实例已经表明:在计算机环境下系统性地实施“企业负面管理”后,它给企业管理带来的现实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具体见“企业负面管理的意义”)
下图说明:负面管理和常见管理之间,它们在日常管理时,采用的导入维度是不同的。负面管理把管理者的“跟踪者”角色让位给了计算机系统,而在发现问题时,自己“成了旁观者”的角色。只有在处理问题时,才作为参与者。这也正是它产生效率的地方。同时,负面管理试图模拟“旁观者清”的情景!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中小企业信息化
评论
负面管理是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也是便于客户在选择软件时有具体的问题处理对象,更易于正确选择。
发布者 ESXERP
2015/3/3 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