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五、 企业负面管理的意义(负面管理之五)
五、 企业负面管理的意义
“负面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管理系统,而是基于企业管理系统下,管理者的思想方法和具体管理方式的一种展现。如果说,管理要求的用处和用意是要求企业人员“应该这样做”的话,那么“负面管理”就是管理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事。并且强调了:由计算机系统主动地把那些负面事件告诉相关者,以及相关者必须去处理这些事。
因此,它应该有如下意义:
(1) 能够全面、自动反映问题,杜绝问题被遗漏和隐藏的可能。
负面管理强调了问题反映的系统性。它需要考察企业管理要求的所有“负面”。也即使预警点全面覆盖企业的业务层面,不留死角、不遗漏。(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企业用户认为一些“负面”的无足轻重时,才可忽略。)
同时,计算机系统 “主动提供问题”的功能,杜绝了“问题会被人为隐藏”的可能。两者表明了:负面管理应该有全面和真实地反映企业问题的能力。
(2) 有问题必管,使监管落实到实处。
有问题必管,是负面管理的另一个主要思想。在很多实例中,具体管理者对于企业发生的问题不闻不问是很常见的。这会导致操作者随意性的增加。这样久而久之,管理要求就形同虚设了!负面管理强调了“有问题必管”这一条,刚性地要求管理者的职责对应!
(3) 管理有针对性,提高管理者工作的效率。
在面广量大的企业管理事务中,如果要企业管理者主动查找问题,不免会有些“盲目”,并且会花去管理者相当多的时间。而负面管理让管理者直接面对已经告知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省下大量的查询问题的时间。也就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考察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
负面管理中的负面事件和负面信息是对应提供给指定管理者的(譬如:部门负责人),因此相关负责人都有相应的负面信息提示。
对问题的正确处理或及时处理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出管理者的工作态度来;同时,一个职能部门的问题老是“层出不穷”时,人们也会联想到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能力层面。应该说一个部门工作顺利时,它的出问题概率也会很小。因此,负面管理也可以为从某个角度观察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提供参考。
(5) 特殊管理者。
从上面的叙说中我们已经看到,负面管理是以导出负面事件开始的。它对确保企业工作顺利进行是好事!但对于负面事件的制造者或相关责任人来说,并不是件愿意接受和张扬的事。一般地,反映负面事件是一件“尴尬”的事。这在我们国人的文化里尤其如此!所以,负面管理的实施,等于为企业找到一个“不怕得罪人”的管理者。
(6) 应对管理层的人员流动。
公司的中层干部流动是正常的,但对企业工作也会带来麻烦。一般来说,新接替的中层干部都要一个熟悉过程。由于负面管理已经明确和界面化了中层干部的工作,因此他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来了解和适应工作。这样可以降低由管理者变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在一个中小企业里,很多中层管理要求,也是企业的负责人提出的。因此,它对企业选用中层领导的要求,也可适当降低!(并不是不要人才!)
(7) 辅助公司接班人交替。
和中层干部一样,企业的接班人交接,也是一个复杂而较长过程。而实施负面管理方式,接班 人可以比较容易地和老领导一样透过工作界面掌控企业的关键问题。这对私营企业的新老交接是有益的!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中小企业信息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