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断付出,别人看不到怎么办?】
昨天聊到要用利他之心来帮助我们打开心灵。
那不断付出,当别人没看到怎么办?我想至少有几种形态:一是真没看到;二是看到了,并有反馈的互动;三是看到了,但抑制住,没有反馈。
不管是哪一种状态,付出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有效而又每个人都能力所能及的事。最近爱人建立一个“私密”打卡链接,言语之间,和一些细节的用心,可以看得出她在用心付出,在打开心扉。
其实人生一趟,定会有很多挫折。在看完《一年顶十年》之后,其实付出还是有策略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自己:
- 聚焦目标
透过检视,找到自己事业的目标,发力点,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若两者完美结合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 管控自己
重点是三个关键词:信念、意识、情绪。
深度理解自己奋斗的使命与意义,即便受挫,哪怕是没有人鼓励,也可以在兴趣领域得到心灵安慰。让自己充满力量再出发,让情绪保持稳定。
- 守恒行动
因为现实的世界是无常的、霎那的,所以人其实本质上是追求:两个字“恒、常”,一切的努力都是如何做到如何守恒、守常。这两字也就是《道德经五十九章》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企业如此,人也如此,文亦如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了头也就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忆着过去职场经历,自己也是佩服自己的。谁又能知道你未来还有多少可能性呢?
最后,我们更应该向小孩学习。她们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她们的才艺,热爱她们的学习的。第一,是开个好头,在她们的经验里这个追求的状态是正常的;第二,一但碰到困难,大人应该帮助她们克服,并鼓励;第三,让她们坚持下去,并激发她们心中的真喜爱、成就(得奖)。
我们只不过是太患得患失。不太愿意像作者般真正的扎下去,现在的环境不需要“不在此成功便成仁”的悲壮,但只要我们多坚持一下,也许就柳岸花明了。写给正在努力打基础的自己。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角色认知 沟通/演讲与展示 解决问题 励志
评论